沈帥青:準時收工遭公審 在職媽媽難處多
發布時間: 2017/05/09 08:00
港人工時號稱全球最長,有網民近日還試圖公審新同事,責難她堅持為稚子買餸不肯加班。在職媽媽獲網絡輿情一面倒力撐,相關難處卻始終半點不減。
香港討論區用戶eliiii指摘,年輕女同事育有4歲兒子,已多年沒工作,極誠懇感謝老闆給予機會,誓言努力工作,但獲委派工作後,卻堅持6點準時收工,以防街市攤檔收工。
按目前走勢,本地勞動人口於後年便會開始下跌,促進女性、尤其已婚女性就業至關重要。兩性勞動力參與率相差約15個百分點,但差距是在普遍女性結婚不久的歲數組別(30至34歲)才開始擴大。
今次涉事媽媽過去停工多年,或印證了平機會所指,香港縱有性別歧視條例,卻未有明文保障婦女生育後,有權利重返工作崗位。
畢馬威估計全球現有9,600萬名30至54歲的高技術女性正處職場休假,5,500萬至少有中層經驗,若她們能加入經理職位,每年可帶來逾1.5萬億港元額外經濟效益,但美國曾有研究顯示,縱有93%為生孩子離職的女性希望重投職場,只得74%成功,能全職工作者更僅40%。
幸而,歐美跨國巨擘多已有政策協助女性回歸,在家工作、彈性工時,甚至容許夫婦分工。香港討論區有網民謂,人事部經驗太少,才會僱用年輕媽媽自找麻煩,但電訊商Vodafone剛推出的ReConnect計劃,表明要訓練人事部根除相關偏見,還提供支援予女性再度全職或兼職工作,希望成為今後吸引人才的賣點。
在職母親要兼顧家庭和工作,隨時兩不討好,科學家指女性天生跟孩子更親密連繫,所謂「working mother guilt」是環球恒常熱話,連百事行政總裁努伊(Indra Nooyi)、影星施嘉莉祖安遜(Scarlett Johansson)都無法倖免。華人社會常要求女性「持家有道」,完成一天全職工作既要到街市買菜做飯,還要被已慣於超時工作的港人同事抱怨,準時收工會加重大家工作量。
歐洲國家如英國、瑞典皆設有一定的家長假,部分政府強制男方拿假,好讓夫妻能分擔家庭重責,不像日本空有優越的14個月長父母假期,卻僅得2%男性會拿取。
近年女性經濟冒起,巨企都覺得有熟知女人心的人作決策會更無往已不利,加上女性能提供監管的新視角和掃除內部歧視,不少研究都顯女性主導的上市公司、對沖基金盈利更高。很多跨國公司由女性重返職場、育兒支援等無一遺漏,政府或可聚焦幫助資源相對緊絀的中小企在職媽媽,資助在職培訓、託兒服務,長遠說不定還能減少單親、低薪媽媽所需拿取的社會福利。
環球鼓勵母親工作安排
- 彈性工作:挪威政府早於1970年試推夫妻按育兒需要分享同一份工作的計劃,歐美製造業、專上學院、中介行業皆有相類例子,也有將工時改以每年計算;咨詢公司A.T. Kearney設Pathway for Parents計劃,讓母親復工後可兼職1年及避免出差
- 額外假期:歐洲多國設有家長假,部分強制一部分須由男方所取,如英國父母可共享最長50星期家長假;美國安永設有16星期全額支薪的主照顧者假期
- 託兒服務:紐西蘭及北歐國家以幼稚園協助託兒,鼓勵女性提早重返職場;保誠於美國提供總值達5000美元的折扣託兒服務及時數,出差可有多達500美元托兒津貼,東岸設有兩家託兒中心
- 稅務改革:日本替受供養配偶提供巨額免稅額,被指削減女性工作意欲,政府遂於17財年將受供養配偶的年入收上限,由103萬日圓(約7.12萬港元),急增至150萬日圓
資料來源:綜合報道
撰文 : 沈帥青